现代的啤酒制造工艺一直都未被正式引入中国,直到19世纪末期,俄罗斯人在中国东北省哈尔滨市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现代的啤酒生产工厂。随后,德国人、捷克斯洛伐克人以及俄罗斯人又相继分别在哈尔滨开设了另外三家啤酒酿造厂。
在本文中,《啤酒和饮料工业》(国际版)杂志呈现了中国啤酒工业中的庞大巨象和快速发展。
由于中国啤酒工业的庞大规模和受地理文化局限,我们将主要关注三家顶级的啤酒酿造商(按生产规模计算)。
中国啤酒工业概览
全球消费人群最多的市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广大中产消费阶级日益增加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所有的一切,都为中国啤酒酿造企业提供了不可多得和复制的优势。中国市场中广泛的啤酒消费习惯和酿造商的巨大数量,每年都在创造着全新的奇迹。
中国啤酒市场拥有500亿升的年消费量,以及约700家啤酒酿造商,市场繁荣程度和其庞大的规模同样令人惊讶。自2003年开始,庞大的中产阶级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超越了当前的第二大啤酒消费市场——美国(在2003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费国,当前美国市场的年啤酒消费量为大约250亿升)。
从2009年到2014年,中国啤酒市场的市值实现了年均7.5%的增长率,总体达到了330亿美金。从2008年到2013年,中国人均啤酒消费量实现了5.1%的年均增长率。当前,据预测,中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达到了36升,而中国的年均啤酒消费量有望在2017年达到50升。
和全球其它地区一样,企业间合并的现象在中国啤酒工业中越来越多。据中国新闻报纸——《中国日报》的报道,在中国,前五大啤酒酿造商贡献了生产总量的70%甚至更多。
早在12年之前,中国啤酒工业便在生产总量这个基础上超越了美国。从现在开始到今后的若干年,中国啤酒生产有望从美国手中摘得“全球最具价值啤酒市场”的美誉。和五年之前相比,当前中国啤酒工业每年的增长速度显著放缓了,但就其拥有的绝对产能、众多企业、酿造工厂而言,其仍然是全球最激动人心的啤酒市场。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中国啤酒工业的本土年度总产量达到了50620万百升(容量单位),相比2012年实现了4.59%的增长。
就总体产量而言,中国啤酒市场内的五大知名企业分别为:华润集团、青岛啤酒、百威英博啤酒、北京燕京啤酒,以及嘉士伯啤酒。这五大领袖品牌共同为中国啤酒工业的本土总产值贡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尽管在过去的三年中,中国啤酒工业增长的速度整体放缓,但是行业中的竞争依然是十分激烈的。
大型啤酒酿造商都在通过市场扩张、并购或收购等方式增强其实力。因此在去年,中国啤酒工业的产业集中度更高了。前五大本土啤酒企业贡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数据来源:《中国日报》和青岛啤酒在2013年共同发布的年度报告)。
华润集团出品的雪花啤酒,是中国市场中销量最好的啤酒品牌,在本土市场中保持了21.7%的市场占有率。在市场中位居第二位的是青岛啤酒,由青岛啤酒集团出品,是对全球其它国家出口销量最多的啤酒品牌。青岛啤酒的总部基地设在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在战争期间签订不平等条约时,中国青岛曾经有一段时间是德国所属的殖民地,因而青岛也受到了一些来自西方后殖民主义的文化的影响。在德国租借时期,德国的士兵、海员、贸易商人都对啤酒产品有大量需求,而青岛啤酒的生产,也在青岛市在一战时期转为日本殖民地之后得到了延续。
其它一些较大的中国啤酒酿造集团也包括了中国蓝带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等。当前,很多国际化的啤酒企业也都有兴趣与中国本土啤酒企业合资建设工厂,这些广受欢迎的国际品牌包括了嘉士伯啤酒,这家企业当前已经在中国实现了生产和运营。
十年间的首轮衰落
《中国日报》国有企业版面的一篇文章写道,与2013年相比,2014年中国啤酒的生产总量同比下降了1%。该报道指出,仅仅在2014年12月,产量便同比下降了17%。报道指出产量下滑的背后存在一系列诱因,比如政府反腐倡廉的举措、恶劣的天气环境、手工自酿啤酒的流行走俏及其日益增长的消费量。值得关注的是,手工自酿啤酒也抢夺了一部分传统啤酒所占据的市场。我们很难分析出这些因素所产生的影响的具体权重,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因素的集中作用已使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但是,中国顶级的啤酒生产企业将这种衰落迹象看作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并且正在努力快速增加其生产设备容量。在过去的三年间,大型啤酒生产企业间频繁出现了并购和收购操作。大的玩家开始用此前所提到的进军市场的方式,逐步进入迄今为止未被开拓的市场或区域,正在吞并经营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和利基生产商,并且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分销网络。
这类大型企业中的大多数在近些年收购了一些独立或小型的啤酒酿造企业,而此前这些小企业在相关的市场区域中并没有足够良好的表现。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一些啤酒行业中的重大收购和并购故事,并且也介绍了一些大型啤酒酿造企业的行业背景。
中国地区的大规模啤酒生产商
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啤酒酿造商,超过50家不同的企业经营着超过700个啤酒厂。一些企业旗下拥有超过50家工厂,甚至一家工厂旗下拥有两家子工厂。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其中的大型企业(拥有超过10家以上啤酒工厂的企业)做出详细的介绍。
华润雪花啤酒
华润雪花啤酒(官方名称为华润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制造企业。华润集团在中国拥有97家运营工厂,一年的生产产量超过了19,000,000千升(容量单位)。这个产量听上去很惊人,事实上,华润集团的产量超过了全球很多国家对啤酒的需求量。
华润集团的总部设在中国北京,是华润集团与英国南非米勒酿酒有限公司合资建立的一家企业。这家合资企业在1994年实现了生产运营,将华润集团与英国南非米勒酿酒有限公司联合在了一起(其中华润集团占据了51%的控股股份),共同在中国市场经营啤酒业务。
基于华润集团深耕啤酒行业而获得的对中国市场的深刻认知、广泛的销售网络,以及南非米勒酿酒有限公司实践全球啤酒行业的宝贵经验,“雪花啤酒”作为合资公司的明星品牌,自2005年起成为了中国单个品类中销量最高的啤酒品牌,也是2008年以来全球销量最好的单品类啤酒品牌。
在2013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还未公布),雪花啤酒累计销售了11,722,000千升(容量单位)的啤酒,相当于中国啤酒市场整体23%的份额,而雪花品牌占据了华润集团总体啤酒销量的90%甚至更多。
华润集团旗下的97家啤酒厂(5家在黑龙江、3家在吉林、12家在辽宁、2家在天津、2家在河北、3家在山西、3家在山东、5家在江苏、2家在上海、10家在安徽、4家在河南、6家在湖北、7家在浙江、5家在广东、3家在贵州、13家在四川、4家在内蒙古,宁夏、陕西、广西、北京、西藏、甘肃、湖南、福建各有1家工厂),使集团可以以最具效率的方式满足本土市场对啤酒产品的庞大需求。
2013年,华润集团还在广西、安徽、湖北、浙江以及贵州建立了全新的工厂,并成功实现了生产运营。2013年年末,华润集团在中国运营的啤酒工厂已经超过了95家,总计年生产总量超过了19,000,000千升(容量单位)。
2013年9月,华润集团完成了对金威啤酒控股有限公司的收购,新收购的7家啤酒厂的年生产总量为145万吨。金威啤酒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品牌之一,在中国市场中长期享有盛誉,特别是在中国广东地区。该公司长期享有稳定、可观的市场占有率,广泛覆盖的销售网络,以及大量的制造工厂。
此番收购将给华润集团一个更加强有力的立足点,特别是在广东以及周边地区等重要市场中的运营。
青岛啤酒公司
就产能而言,青岛啤酒公司是中国第二大啤酒生产企业,也是中国市场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啤酒生产商之一。青岛啤酒的是德国和英国零售商在1903年建立的啤酒生产企业,其前身为北欧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在诞生之后的112年内,青岛啤酒走过了一段很长的发展历程。
当前,就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而言,青岛啤酒在本土啤酒工业中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青岛啤酒集团拥有54家全资控股的啤酒生产厂,在全国20个省市拥有11家联营啤酒生产企业。
通过多次战略性的并购、收购破产的啤酒制造商、资产重组以及建立合资企业,青岛啤酒逐步强化了其市场地位和运营范围。当前,青岛啤酒的产品已出口到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其中包括了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以及墨西哥。
日本啤酒巨头——朝日啤酒集团拥有青岛啤酒集团19.99%的股份。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盛事的官方赞助商,1993年,青岛啤酒成功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了中国内地第一家同时在上海及香港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啤酒生产企业。2013年,青岛啤酒的全年销售产量为8,700万百升(容量单位),相比2012年实现了10.14%的增长。同时,青岛啤酒集团也将其市场占有率提高到了1.07%,实现了在整体本土市场中17.19%的占有率。
在2013年4月,青岛啤酒和三得乐啤酒公司在中国东部地区宣布进行整合,以共同开发中国东部市场,并对合并之后的啤酒产品线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升级。在随后的2013年12月,青岛啤酒收购了河北嘉禾啤酒有限公司50%的股份,并且与张家口新钟楼啤酒有限公司实现了成功合作,在张家口市启动了年产能为20万百升(容量单位)的啤酒生产新工程的建设,提升了其在中国东北啤酒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2013年,青岛啤酒新工厂在江西九江和河南洛阳宣布建成并正式投产,这为青岛啤酒在接下来的若干年中的本土市场扩张战略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每年的青岛,青岛啤酒集团均会举办国际啤酒节活动,此活动堪比德国的慕尼黑啤酒节。首届青岛啤酒节举办于1991年6月23日,并在此后的每一年都成功举办。此轮盛事被命名为“青岛国际啤酒节”,以同时吸引来自国外的游客和中国本土的游客,尽管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升青岛啤酒在中国本土市场中的知名度。
北京燕京啤酒公司
燕京啤酒集团于1980年成立于北京,是中国第三大啤酒生产企业。2013,燕京啤酒集团的年产量为5,710万百升(容量单位)啤酒。据悉,燕京啤酒集团在北京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85%,在全国市场中的占有率达到了12%。
燕京啤酒集团拥有五个重要的市场营销区域,这包括了北京、广西、福建、湖北以及内蒙古,并且在中国10余个省市和自治市建立了超过30家装瓶生产企业。当前,燕京啤酒的生产量和销售产量已经超过了5,700万百升。
燕京啤酒集团由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北京华润集团控股,其最大的股东是北京市市政府。燕京啤酒集团当前正专注于拓展其在中国中部及西部地区的市场,并且已取得了在这些区域中的可观的市场占有率。燕京啤酒集团当前正在积极探索商业模式上的调整,比如紧跟逐步兴起的电子商务潮流,并且积极尝试网络在线销售模式。
据业界消息,燕京啤酒集团正计划向国外买家出售集团的一部分股份。据未经证实的传闻消息,燕京啤酒正计划向国外战略合作伙伴出售其大约20%的股份。在今年年初,
燕京啤酒曾到海外市场寻找包括海外酿造商在内的潜在投资者。基于当前的股票价格,公司20%的股份大约可以出售的价格为70,000万美金。
这样一笔巨额的交易,将帮助燕京集团——这个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商接触国外领先理念、技术的机会,以抵御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的啤酒行业销量增长放缓的衰败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