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曾经被化妆品巨头视为业绩救命稻草的香水业务,渐渐失去了其高销售高利润的优势。在全球主要化妆品集团的最新财报中,香水业务成了集团内业绩下跌最严重的部门,部分集团更表示明星香水严重拖累了销售业绩。相反,小众香水的崛起让大集团开始反思市场的变化。业内人士认为,从B2C到C2B,如今的香水市场需要把消费需求前置。
高利润空间的香水业务曾一度被各奢侈品集团和美妆集团视为获利法宝。在欧美市场,香水行业更因每年能够创造40亿-9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而被称为“利润奶牛”。然而,根据近日全球知名化妆品集团Coty科蒂集团、Estée Lauder雅诗兰黛集团、Elizabeth Arden伊丽莎白雅顿的最新财报,其香水业绩纷纷下跌,让美妆行业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香水”救助计划。
截至2014年12月31日,科蒂集团2015财年第二财季总收入12.596亿美元,同比下跌4.8%。其中核心业务香水部门销售跌幅达5.1%,从7.285亿美元跌至6.917亿美元。雅诗兰黛集团各业务部门中,只有香水销售业绩大幅下滑7.97%至4.397亿美元。同时,伊丽莎白雅顿香水业务销售按年下滑17.9%至2.265亿美元,集团预警明星香水销售下滑,将进一步损害北美业绩。
如今消费者对于专属性和个性化的需求今非昔比,靠明星锁定客群并不明智。很多人甚至不愿和被公众所知的明星用同一个味道,明星不代表可以表达自我。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大牌香水的高知名度使很多经典品牌的香型成了“街香”,这对于习惯用香的人来说是禁忌,因为太缺少“独特性”。
与此同时,高端零售百货公司、购物中心中,小众香水的比例正逐渐增加。据悉,娇兰旗下为英国Harrods百货定制的Royal Extrait小众香水,每瓶售价高达280英镑,但仍然成为销售黑马。而国内专注小众香水的国内香氛品牌店气味图书馆,也在短时间内在全国拓展到了34家门店。
据《Fragrances of the World》香水指南作者Michael Edwards此前介绍,小众香水品牌数量在过去十年中,从几十家发展到如今的360家。而全球香水市场有望在2018年达到456亿美元。业内人士认为,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从B2C到C2B的销售模式转变或将为美妆巨头在激烈的竞争中守住优势地位。